最近在書店看了「李鳳山平甩功」,書的內容從三個角度去思考,從身體,心理和氣的層面。說明很多不錯的觀念,書中引用很多事情當佐證和故事的描述,最後才帶入「功」的階段。

  雖然我也不懂氣功,但是照著簡單的步驟和心情的調適,簡單的試了兩天,感覺還不錯。雖然沒有像武俠小說這樣可以騰雲駕霧或飛簷走壁,不過還有一些心境層面的調整改善。

  我這兩天只試了兩件事情,第一件事情,注意用肚子呼吸,就是用鼻子把空氣吸到肚子裡,再用口把空氣從肚子裡吐出來。書中說,這種方式叫做武火,吸吐之間可以越長越好,但不可以勉強。第二件事情就是鼻子把空氣吸到肚子裡,再用鼻子把空氣從肚子裡吐出來。但是是非下意識的,有點像平常的呼吸,只是盡量讓空氣往肚子送,書中叫做「文火」。

  最近工作長用腦,加上辦公室現在換到沒有窗戶的地方,新單位又是密閉空間,裡面擠了十七八個人,常常到了下午腦袋有缺氧的感覺,就是昏昏的,腦筋不靈轉。就這樣持續到下班回到家也是昏昏的,嚴重缺氧的感覺。嚴重的時候,會覺得很多東西都在飄。這兩天改善很多,昨天晚上幾乎沒有這種感覺,而且還可以做體操,留了滿身汗。

  我覺得即使空氣再差,人呼吸空氣一大口,吐出來的可能含了剛剛吸的部份,如果用胸部呼吸更急促,胸部還沒有吸收到的部分都吐出來了,當然氧氣不夠,如果是往肚子吸,至少空氣停留在身體中更長,肺部有更多機會代換二氧化碳,提供的新鮮氧氣就更多。另外一類報導也類似這個原理,就是游泳的氧氣筒現在有一種新款的叫作循環式,就是讓你呼出的空氣循環再利用,已增加潛水的時間,而這種養氣裝置比較輕小,也是利用人呼吸空氣一口,吐出來必非純淨的二氧化碳,其中還包含很多的氧氣在裡面的原因。

  雖然不懂氣功,但是改變呼吸方式還是覺得有幫助,後續持續看書學習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pluva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